中东 | 中国和伊朗签署“25年全面合作计划”干货满满:人民币结算、北斗、5G...

2021-03-29 14:26:07

次阅读

来源: 新京报、深圳卫视直新闻
中国和伊朗签署“25年全面合作计划”,符合双方长远利益。

3月24日至3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访问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阿曼六个中东国家,这也是今年以来继走访非洲五国、东南亚四国之后,王毅对中东地区的一次集中访问。对于中东安全稳定,王毅提出了倡导相互尊重、坚持公平正义、实现核不扩散、共建集体安全、加快发展合作五点倡议。


▲王毅与扎里夫共同签署中伊全面合作计划。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


在中国和伊朗建交50周年之际,3月26日-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访问伊朗。伊朗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国,中国是伊朗“向东看”战略的核心目标国。两国存在很多的共同利益,再考虑到目前两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所以这次访问得到伊中两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王毅外长这次访问伊朗的议程安排中,最受瞩目的当属“中伊25年全面合作计划”的签署。


3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德黑兰正式签署中伊全面合作计划,伊朗政府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有不少外媒认为,该协议将大大挤压美国在中东的生存空间,伊朗也试图用该协议摆脱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王毅表示,伊核问题当前局面是美国单方面退群毁约造成的,美方应取消对伊朗的非法制裁,取消对第三方的长臂管辖,全面无条件恢复履行全面协议。


王毅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时表示,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双方签署的全面合作计划将为推进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整体规划,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也将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中伊贡献。鲁哈尼表示,伊各界都视中国为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两国全面合作计划的签署将进一步明确伊中未来合作的路线图。他还强调将加快协议的落实。而伊朗外长扎里夫则将此协议称作“具有历史意义的25年战略路线图”。


签署全面合作计划,推动两国关系提质升级


在这次访问中,王毅表示,我们将签署中伊全面合作计划,挖掘两国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潜力,规划长远合作前景。相信这将进一步推动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提质升级,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事实上,早在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期间,两国就曾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明确指出:“双方同意就达成25年全面合作协议进行必要沟通和磋商。”


2020年6月,伊朗政府宣布通过“伊中25年全面合作计划”草案后,世界多方对中伊的这个合作意向有不同的解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决策者基于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认知,一直在积极推进“中伊25年全面合作计划”。


2020年10月上旬,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中国与王毅外长会谈后在推特上称,双方在包括“推动25年合作计划”在内的诸多议题上“强化了共识”。


2021年1月4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称“在西方国家一直违反其义务之际,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就是俄罗斯和中国”,目前伊中关系已达到战略合作的水平,两国正在为未来25年的合作框架协调,“我们对与中国合作的看法是一种战略性和长期的看法,伊中合作属于宏观和战略性的合作而且这样的合作不会受到短期问题的影响”。


因此,此次中国和伊朗在德黑兰签署的“25年全面合作计划”,其实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的践行。也是双方近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


▲当地时间2021年3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德黑兰同伊朗外长扎里夫举行会谈。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


中国、伊朗需要彼此支持


客观而言,除了双方内生的共同利益推动深化合作外,现在两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都使双边合作更具积极性。


在很大程度上讲,目前中国和伊朗的外部麻烦制造者是相同的,那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面对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世界,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仍然生活在过去的梦里。


在这些西方大国看来,不管是伊朗还是中国,都是他们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挑战者。


他们看不到或者不想看到中国和伊朗发展带给世界和地区的积极意义。他们只是担心世界的改变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所以美国带领西方大国对中国和伊朗进行持续打压。

而且,为了自己的利益,美国等一些国家还非常不愿意看到伊朗和中国关系的良好发展。


事实上,在美国目前的大国竞争战略中,包括伊朗在内的一些地区国家,都被美国当作对抗中国的棋子。美国也一直呼吁中国要严格执行对伊朗的制裁。但是,伊朗和中国都是具有自己哲学思想和文明的国家,都懂得在国际交往中应该彼此尊重。


近年来,中国给予伊朗很多支持。中国一直是伊朗核协议的积极维护者。


比如,3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必须先采取具体行动解除对伊朗的制裁,然后伊朗再采取对等行动以共同推动全面协议重返正轨。这是中国对伊朗相关立场的明确支持。


而近年来,伊朗在新疆、西藏、台湾、香港等事关中国主权问题上也一直坚定支持中国。此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伊两国也谱写了友谊的新篇章。


目前中国和伊朗的外交都正处于变化中,如果双方都能注意到这一变化,对接下来的中伊关系发展会更有利。伊朗要注意到,中国对中东和伊朗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提高,中国也需要注意,“向东看”正在逐渐成为伊朗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伊朗3月27日签署的合作文件,更准确地说只是两国合作的路线图,合作的具体细节还有待双方的继续努力。此外,据伊朗媒体报道,类似这样的合作计划还需要伊朗议会的批准才能正式生效。


就此去看,对中伊关系而言,两国外长对“25年全面合作计划”的签署,意味着两国关系将开启一个新的阶段。


尽管中伊全面合作计划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从外交部公布的信息来看,中伊双方将重点在经济、人文等领域展开合作,持续推动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并不断开辟两国合作新领域。而根据伊朗方面媒体的报道,此次中伊25年战略协议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能源合作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有三条,分别是:1、中国将增加对伊朗能源设施和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升伊朗整体国力;2、中伊之间的石油结算和贸易往来将使用中国人民币和中国新推出的数字人民币结算,避开美元结算;3、伊朗的导弹(没有点明是普通导弹还是弹道导弹)的导引头,将使用中国的“北斗”全球定位导航系统进行制导。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伊双方签署的全面合作计划促进了中伊两个国家之间在经济、贸易、投资领域的全面合作,已经不只是两个国家25年的经济、贸易投资合作,还有能源合作,而实际上是对整个中东战略格局,甚至对整个世界经济秩序有重大影响的举措。


但一些外媒却将中伊全面合作计划,看作是伊朗突破美国制裁的努力。彭博社认为,中伊之间的友好关系,对美国拜登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美国智库世纪基金会研究员埃斯凡纳迪(Dina Esfandiary)向《华尔街日报》表示,协议的签署会让欧洲和美国更加紧张,因为看起来,伊朗可能有办法摆脱经济上的束缚。”


2018年5月,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上周四,《金融时报》援引美国政府高官的话称,美方将继续对伊朗执行制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此前表示,美国在德黑兰重新完全执行伊核协议前,不会取消对伊制裁措施。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上周日在电视讲话中表示,伊朗重新履行伊核协议的前提必须是美国先解除对伊制裁。哈梅内伊强调,美国对伊朗食品和医疗用品的进口实施制裁,导致每天都有数千人死亡,这是一种犯罪行为。


对此,王毅在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时表示,美国前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开创了不遵守国际协议的恶劣先例,受到国际社会一致谴责。美方新政府应反思退出全面协议对地区和平和国际稳定造成的伤害,反思自己对相关国家造成的损失,尽快撤销对伊单边制裁,取消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长臂管辖措施。


对于中伊全面合作计划,《纽约时报》、彭博社和《金融时报》等外媒引述多名专家和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协议内容与去年披露的一份长达18页的协议草案内容相似。《纽约时报》去年7月报道,中国和伊朗起草了一份全面的经济与安全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根据草案内容,中国在未来25年将在伊朗数十个领域进行价值为4000亿美元投资,包括银行、电信、港口、铁路、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并将获得伊朗的常规石油供应。协议草案还包括,5G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北斗”全球定位系统等提议。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英国广播公司(BBC)去年援引消息报道称,该协议涉及的石油交易将绕开美元,通过人民币结算。对此,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周六也报道称,通过这一协议,中国将获得伊朗稳定的石油供应,并补充说,两国还同意建立一家“伊朗-中国银行”。此外,王毅在访问阿联酋和土耳其时,也强调要加强推进本币交换。在接受阿联酋通讯社书面采访时,王毅就表示,将促进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更多使用本币结算,携手共建中阿“一带一路”国际交易所。


周戎告诉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美国在制裁伊朗,伊朗现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在使用美元进行国家贸易,伊朗要想摆脱这种情况。而对中国来说可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促进人民币与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还有土耳其和伊朗与人民币的本币交换。


王毅还在接受阿拉比亚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中方愿响应中东各国的愿望,在中东发挥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但是王毅也强调,中东是中东人的中东,中东由乱向治的根本出路,在于摆脱大国地缘争夺,以独立自主精神,探索具有中东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于排除外部施压干扰,以包容和解方式,构建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安全框架。要改变传统思维,不要一味从地缘竞争角度看中东,而是把中东国家视为合作伙伴、发展伙伴、和平伙伴。


直新闻:那么这份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计划协议将为中国与伊朗带来哪些切实的利益?

特约评论员 吴蔚:目前外交部方面暂时没有公布关于这则协议的具体细节,但根据CGTN的报道,这份为期25年的协议将包含政治、战略和经济合作。用王毅的话讲就是:挖掘两国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潜力,规划长远合作前景。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份协议涉及伊朗向中国提供石油供应时采取人民币结算,而中国将在未来的25年里投资伊朗的电信业务、基础设施等数十个领域。在我看来,这是一举多得的双赢协议。


它一方面缓解了伊朗因被制裁导致能源贸易陷入停滞,进一步发生金融系统次生灾害的严峻局面。另一方面,随着伊朗出口石油使用人民币结算,伊朗能够使用这些人民币向中国大量采购工业产品、民用消费品,用以改善国内的民生。经济最怕流动性出现问题,而现在伊朗迎来了盘活局面的机会。


对中国而言,这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但我认为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伊朗会是中国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支点。从地缘分布上看,东南亚及南美的石油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极度依赖安全的国际航运条件。伊朗却与中国同属一个陆缘关系,中间只隔着一个巴基斯坦。从政治格局上看,中东许多产油国虽然是中国的老伙伴,却大多也驻有美国军事力量,这些国家在关键时刻的立场是相对不可控的。相比之下,伊朗的地位也就凸显出来了。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这份协议是覆盖未来25年的一份长期性协定,它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多少钱、多少能源的力度,更是一个长期而坚定的决心,是中国经营中东友好国家关系的长策。

 
  •  

    021-5830 0007

  •  

    订展咨询:185731143

    投诉建议:448685855

  •  

在线咨询